想象一下,原本计划好的北京之行,突然发现预订的经济型酒店从200元一夜涨到了800元,这感觉就像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乱了所有安排。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吐槽,北京的酒店仿佛商量好了似的,一夜之间集体涨价,让人措手不及。出差人为了报销还得换酒店,全季都住不了,只能住汉庭。这种现象不仅让常旅客们感到困惑,也让那些计划来京旅游的朋友望而却步。那么,北京酒店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贵呢?
供求失衡:游客和商旅人士蜂拥而至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北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旅游和商旅高峰。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以来,一些酒店恢复了承办大型会议、活动的业务,带动了入住率和餐饮消费的显著提升。2月以来,市场需求持续增加,部分高端酒店的客房出租率甚至达到了80%甚至90%。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住宿、餐饮业务之外,酒店会议、婚宴的订单也在快速增长。这意味着,北京的酒店不仅仅是为了接待游客,还要应对大量的商务活动,供需关系瞬间变得紧张。
成本上升:运营成本水涨船高
除了需求端的激增,供给端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疫情期间,许多酒店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吸引顾客。然而,随着市场的复苏,劳动力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等都在上涨。一位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工作的市场部员工苏苏表示,疫情期间被阻隔的异地商旅活动重新启动,酒店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此外,疫情期间一些酒店因经营不善而被淘汰,正常运营的酒店或存在员工流失的情况,导致今年酒店供给方面有一定不足,人员储备也存在缺口。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酒店不得不通过涨价来弥补成本。
暑期效应:旺季叠加商旅需求
暑假期间,北京成为了全国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去哪儿大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北京地区暑期景区门票提前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5倍,同比2022年增长8.8倍,同比2019年增长1.2倍。暑期飞往北京的机票预订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三成,价格上涨两成;酒店提前预订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1倍,热门酒店预订商圈为前门、王府井地区、国贸地区、西单等。暑假期间,旅游和商旅需求叠加,进一步推高了酒店的价格。
价格战背后的理性与非理性
面对如此高昂的房价,不少消费者感到不满。有人质疑,为什么北京的酒店价格会比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高出这么多?同样是如家精选酒店品牌,在上海中心城区的价格为300多到400多的区间,是北京门店的一半。无论是比较整体物价、房价还是用工成本,上海和北京都是半斤八两的存在,同一天里,凭什么北京的酒店价格是上海的2倍?这种现象背后,既有市场的理性调节,也有非理性的成分。
年轻人的应对策略
不是所有人都甘当案板上的韭菜。一些年轻人选择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应对高价酒店。曾在廊坊读过本科的山东女孩思颖,把进京落脚点选在了自己昔日上学的地方,她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天N趟的进京列车,自嘲道,“休想从我兜里拿出更多钱,高铁20分钟到北京南,车票29块钱,北京一晚全季够我在廊坊五星酒店住两晚了。”她没有说的代价是,为了每天进京,需要完成步行、共享单车、高铁、电动车、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才能完整地实现一次单程通勤,耗时近3.5个小时。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虽然辛苦,但也展现了年轻人的智慧和韧性。
酒店行业的自我调整
面对市场的变化,酒店行业也在积极调整。一位酒店业内人士向旅界分析,“当前旅游行业很多岗位都面临用工困难,劳动力成本增加推高酒店运营成本,今年北京应该是不会有淡季了。”财通证券亦分析认为,节后复工复产预计将带动核心商旅地带入住率回升,且今年大型会议会展预定情况较往年有所提前,短期可关注节后数据边际变化以及三月份商旅修复情况。短期内,看不到北京酒店价格下探的空间。照此看,也许这轮北京酒店涨价是未来一段时间酒店价格高企常态化的开始。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应该如何做出理性选择呢?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分会会长吴晓燕建议,游客来京选择住宿酒店时,可以结合自身经济实力,考虑避开景区周边,选择地铁和公交沿线酒店,这样既方便快捷,又经济实惠。此外,还可以关注一些性价比高的经济连锁酒店,如如家酒店·neo(北京前门店)、汉庭(北京五棵松万寿路店)等,这些酒店位置优越,设施齐全,服务周到,价格相对合理。
结语
北京酒店价格的上涨,既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反映,也是酒店行业自我调整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高价酒店,既要保持理性,也要灵活应对。或许,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休想从我兜里拿出更多钱”,但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住宿方式,享受美好的北京之旅。毕竟,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而不是被价格束缚。希望每一位来到北京的朋友,都能找到心仪的住所,留下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