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凤庆县,这个被誉为“世界滇红之乡”的地方,不仅茶香四溢,更是民族团结的典范。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小城里,汉族、彝族、白族、布朗族等23个民族和谐共生,共同编织了一幅幅美丽的民族团结画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凤庆,感受这里民族团结的力量,见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7月29日,农历六月二十四,凤庆县腰街彝族乡迎来了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这一天,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热情洋溢地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火把节不仅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更是各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白天,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表演轮番上演,彝家儿女的歌声和舞姿让人如痴如醉。夜晚,随着引火种仪式的开始,火把节进入了高潮。彝族文化传承人带领队伍从民族文化广场出发,前往灵宝山取火种,随后返回广场举行庄严的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火把点燃后,一支支“火龙”沿着集市街道游走,最终汇聚到文化广场,篝火晚会正式拉开帷幕。尽管天空飘起了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热情,各族群众手拉手围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绚丽绽放。
凤庆县不仅在节日里展现出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平时的生活也充满了和谐与温暖。腰街彝族乡是凤庆县典型的彝族乡镇,居住着彝、汉、白、布朗、哈尼等14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在日常生活中,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杂处”的格局。学校里,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合校、混班混宿,共同学习成长;社区里,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这种和谐共生的局面,得益于凤庆县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近年来,凤庆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目标,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县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凤庆县加快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创建目标和任务。全县上下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创建工作。通过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经济发展方面,凤庆县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目标,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整合民族发展资金,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项举措,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9年,凤庆县实现了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6.69%降至零,159个贫困村、5个贫困乡镇全部脱贫退出。特别是彝族支系俐侎人等4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少数民族聚居区面貌焕然一新。
凤庆县还注重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舞蹈、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举办火把节、苗族大芦笙舞等民族节庆活动,展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编写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在社会治理方面,凤庆县积极探索民族事务治理新模式,建立健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通过推进法治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民族事务管理和服务,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县建立了3509个网格,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体系网与社会治理体系网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凤庆县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只有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凤庆,各民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书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未来的凤庆,将继续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努力把凤庆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凤庆这片热土上常开长盛,让各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让我们共同期待,凤庆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