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的弓鱼,如同月光下的银色精灵,跃出水面的那一瞬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未完的故事。”这句话或许是对大理洱海弓鱼最贴切的形容。弓鱼,学名为云南裂腹鱼,是洱海独一无二的特产,曾因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和增殖放流活动的持续开展,弓鱼逐渐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成为大理人餐桌上的珍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传奇故事,感受弓鱼的重生之旅。
弓鱼,又称“贡鱼”“洱海花”,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脂量高,是洱海的水中珍品。《新纂云南通志·物产考》中记载:“工鱼,一做公或弓。鱼似鲦而鳞细,长不满尺,肉细刺少,子腴美,可腌食。”弓鱼不仅在味觉上给人以极致的享受,更承载着大理人的乡愁记忆。在每年春季月圆之际,弓鱼会成群结队跃出水面,鱼体会弯曲成弓形,形成“弓鱼奔月”的盛景,这一景象成为了洱海的标志性景观。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洱海中的弓鱼数量急剧减少,一度濒临灭绝。过度捕捞、水电工程的修建、外来物种的入侵以及洱海水位的下降,都是导致弓鱼数量锐减的原因。许多大理人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那时的弓鱼还用汽车成吨地运往昆明,发往全国各地。但到了80年代,弓鱼已经难觅踪迹。
就在人们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位名叫姜雨杰的年轻人出现了。姜雨杰是大理本地人,2011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后,他开始致力于弓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姜雨杰的初衷很简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弓鱼重新回到洱海,回到大理人的餐桌上。
在自然水域养殖弓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具备清澈的水质、适宜的水流和洄游产卵这三个苛刻的条件。鱼苗孵化也是姜雨杰面临的一大难题。刚孵化的幼鱼需要靠流水将食物冲入口中,等到3厘米以上才能实现自主觅食,因此经常出现幼鱼还没喂养多久就突然死去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姜雨杰四处寻找野生弓鱼,观察其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他将静水养殖改为流水养殖,模拟野生弓鱼的生存环境,培养生物饵料进行喂食。经过多次努力,姜雨杰终于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弓鱼繁育养殖技术,弓鱼的孵化成活率提高到85%左右。
2014年,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平坡村成立了劝桥河弓鱼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姜雨杰负责技术和育苗,平坡村负责提供场地、资金、水源和人力等基础条件,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弓鱼养殖。
平坡村的弓鱼养殖基地依地势而建,梯级池子层层排列。鱼池里的水来自山上流下的清冽山泉,水温冷、水质清,非常适合养弓鱼。鱼池底部设有自动收集食物残渣和排泄物的系统,随水不间断通过排污管道排出,流动的泉水也会进入下一层的鱼池中,实现了分层养殖不同的鱼类,大大提高了泉水的利用效率。
如今,平坡村的弓鱼售价高达200多元一公斤,市场需求旺盛。除了面向市场销售,弓鱼鱼苗还会提供给水产站增殖放流,恢复洱海生态。2023年,合作社共出售弓鱼鱼苗30万尾,成品鱼5吨,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
姜雨杰的弓鱼养殖事业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村民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促进了乡村振兴。平坡村党支部书记杨泽自豪地说:“通过发展弓鱼养殖,村民们不仅实现了盈利增收,还带动了全镇320户农户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强化了村民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振兴。”
大理的弓鱼,从濒临灭绝到重生,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也见证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呵护。弓鱼的重生,不仅是洱海生态恢复的一个缩影,更是大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今,大理的弓鱼再次活跃在洱海的水域中,成为大理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成为了大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洱海的弓鱼,如同月光下的银色精灵,跃出水面的那一瞬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未完的故事。”这句话或许是对大理洱海弓鱼最贴切的形容。弓鱼的重生,不仅仅是鱼类的重生,更是洱海生态的重生,是大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重生。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结语
大理洱海弓鱼的重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每一次跃出水面的弓鱼,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与坚持的故事。让我们在享受这美味的同时,不忘对自然的敬畏与呵护,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让洱海的弓鱼永远跃动在月光下,成为大理永恒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