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坐标点,一个让你心生向往的名字,仿佛在耳边轻声呼唤,邀请你走进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 想象一下,当你站在苍山脚下,洱海畔边,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身上,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风而去。

大理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总面积1815平方千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经99°58′~100°27′,北纬25°25′~25°58′,这里是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代表,四季如春,温差小,气候宜人。

走进大理,你会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震撼。苍山巍峨,洱海清澈,山水之间,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尤其是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主塔名为千寻塔,高69.13米,是典型的唐代建筑,东面正中有个醒目的石壁,上面有“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地震中,三座塔都被震斜了,主塔在其后的余震中又恢复原样,其余两塔仍有不同程度的倾斜,但至今仍矗立不倒,见证着大理的历史变迁。

大理不仅仅有自然美景,还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两个大字熠熠生辉。走在古城的街道上,青瓦白墙,古朴典雅,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大理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白族三道茶,是白族传统的待客礼仪,每逢喜庆佳节或贵宾相敬,白族人便举行三道茶仪式,依次向客人敬献苦茶、甜茶、蜂蜜,其意义为“头苦、二甜、三回味”。第一道茶以大理特产的散沱茶为原料制成,第二道茶则以大理名食乳扇、核桃仁片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感通茶”煎制的茶水,第三道茶以蜂蜜加少许椒、姜、桂皮为佐料冲入以“苍山雪绿”煎制的茶水。品完三道茶,你会感受到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除了自然风光和美食,大理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每年的蝴蝶会,四方白族青年齐聚,用歌声寻找自己的意中人。蝴蝶泉,一个象征爱情忠贞的泉,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都要举行传统的蝴蝶会。虽然我们来的时候并不是蝴蝶纷飞的季节,但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里浪漫的气息。走过一条竹林茂密的绿荫小道,穿过那扇郭老题着“蝴蝶泉”三字的门,走到尽头,确实只有一个池塘和横斜水面的合欢树,泉水从岩缝沙层中浸透而出,水质清冽。

大理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2024年以来,大理市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鲜明、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打响经济发展“八大攻坚战”,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优提质。1—9月,大理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5.51亿元,增长1.0%;农业总产值完成35.64亿元,增长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建筑业产值完成67.22亿元,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2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9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16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

在基础建设方面,大理市实施重大建设项目296项,上半年完成投资64.34亿元。大理至攀枝花铁路引入大理枢纽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完成13个老旧小区、5.72万平方米改造任务。1-10月共建设5G站点293个,5G网络已基本覆盖重要公共场所。高标准推进绿美城市建设,新增口袋公园9个,新增绿化面积24.92万平方米、新增植树19679株,“爱在大理·美丽家园”筹款377.71万元,位列全省县级第一。

社会保障方面,全市公办高中办学水平均达一级以上,2024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83.25%、一本率50.34%,600分以上518人。持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成21家住院诊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纳入DRG付费改革。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累计转移就业165714人。贯彻落实好保基本民生政策,截至8月,城镇新增就业6419人,农村转移就业16.54万人,发放各类保障金6527万元。“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工作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苍山洱海的保护也是大理市的重点工作之一。大理市始终将洱海保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强化截源控污、内源治理,多措施持续推进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污染高质量治理。截至9月,累计投入人力119759人次,投入资金3890.3万元,清理枯死植物、淤泥、各类垃圾15.14万吨;动态处置农田尾水400.084万立方米;累计投放各类鱼种和底栖动物396.99吨,调控出湖各类鱼种91.01吨。大理市入选“中国天然氧吧”,提名全省首个国际湿地城市。大理市苍山洱海(湿地)智能监管系统在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云南区域赛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大理市不仅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文化和旅游方面不断创新。2024年,大理市成功举办了大理2024巴黎残奥会坐式排球资格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小红书慢人节”等活动。1-9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584.41万人次,增长14.03%,旅游总花费898.42亿元,增长4.86%。大理市入列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此外,大理市还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大理市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鲜明、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17.96万亩,水稻等生态环保型作物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1-9月,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8.39亿元。循环经济“洱海顺丰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创新典型模式在全国推广。大理烟草小院获选国家级科技小院。完成能源以外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39亿元,明阳西南研发中心等5个项目顺利推进,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6万千瓦。截至9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达31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6.37亿元。
大理市的交通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大理至攀枝花铁路引入大理枢纽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完成13个老旧小区、5.72万平方米改造任务。1-10月共建设5G站点293个,5G网络已基本覆盖重要公共场所。高标准推进绿美城市建设,新增口袋公园9个,新增绿化面积24.92万平方米、新增植树19679株,“爱在大理·美丽家园”筹款377.71万元,位列全省县级第一。
大理市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至2035年,大理市常住人口控制在86万人左右,结合大理市区域职能和旅游城市特征,按照100 万人左右的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配置;城镇人口约70万人,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110.54平方公里。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大理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努力和支持。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还能体验到白族文化的魅力。无论是苍山洱海的自然风光,还是古城的古朴典雅,亦或是白族三道茶的美味,都能让你流连忘返。大理市,一个让你心生向往的地方,等待着你的到来。
结语
大理市,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也可以体验到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每一次踏上这片土地,都会让你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动。希望你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