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巍山政府携手民众,共创历史文化名城与文旅新辉煌——从“政风行风热线”看巍山如何乘风破浪,引领乡村振兴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当大理巍山政府踏上《政风行风热线》舞台时,不仅带来了对未来的憧憬,更展现了过去几年来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的实质性成果。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感受它背后的故事。

image

2月16日上午,《政风行风热线》迎来了中共巍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汪国武及其团队。他们围绕巍山县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等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线正值巍山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古城保护样板之际,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南诏王宫旅游综合体推进等项目,正逐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image

9月份再次做客节目的范云良副县长则分享了更多关于巍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上半年GDP达到42.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努力的结果——从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到优化高原特色农业布局,再到加快工业转型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每一项工作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巍山快速发展的脉络。

image

最令人振奋的是,在促进就业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中国名小吃之乡”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巍山乡厨”劳务品牌逐渐成型;而依托党总支加合作社模式建立起来的永利振兴劳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则为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找到了新的出路。此外,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需求,巍山县还设立了多个劳务工作站,并与沿海城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每一位愿意走出去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image

当然,除了经济上的成就外,巍山也在积极探索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例如,在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期间,记者亲身体验到了白族甲马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作为用于民间祈福的传统木刻版画,它不仅承载着百年的美好愿望,也成为连接古今文化的桥梁之一。

image

面对未来,巍山县将继续坚持“历史文化名城样板、文教科创新城、民族团结进步标杆”的三大定位不动摇,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随着“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巍山县正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力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image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巍山县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属于它的精彩篇章。毕竟,每一个梦想成真之前都需要经历无数次尝试与探索;每一次挑战过后都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正如那句话所说:“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力量。”巍山县正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一点。

image

(以上内容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旨在展现巍山县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接下来的部分将详细介绍巍山县在不同领域内的具体实践与成效...

巍山县如何破解农村公路硬化滞后的问题?

算好发展大账,激发群众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党建引领、村民自愿、民主决策、村级自建方式实施项目建设,切实改善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选好领头雁,把建设过程转变为“造血扶智”。优先将村党支部书记、村民组长确定为“施工队长”,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增强农村发展能力。创新投资模式,降本增效建设“民生路”。采用“财政奖补+群众捐资筹资+投工投劳”的模式,平均每公里成本约为35万元,较以往节省了近一半的资金。明确职责,实现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完成建设后组织引导群众参与后期维护,使养路、爱路、护路意识深入人心。

文旅品牌的提升与吸引力的增强

巍山县制订了详细的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执行方案,并持续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号召,融入大理、巍山、剑川历史文化名城带,重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要求,丰富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扩大知名度。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7月间,巍山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88.22万人次,同比增长27.69%,旅游总花费达38.29亿元。

教育领域的革新与发展

今年,巍山县共有6个教育集团开展集团化办学试点。其中,巍山县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云南省“百县工程”,并连续两年上榜全国500强乡镇卫生院。此外,还有36个省、州卫健领域专家工作站落户巍山,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结语

巍山县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任何困难都能被克服。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政策制定者,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守护者。希望巍山县能够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与干劲,不断创造更多奇迹!

(全文完)

请注意,为了保证文章的质量与原创度,上述段落均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了精心整理与润色,力求做到逻辑清晰、内容丰富且贴近实际。

热门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