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旅游遇上扶贫:大理如何用千年文化底蕴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让世界看到中国乡村的美丽蜕变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你漫步在茶马古道上,脚下是历经千年的石板路,耳边回荡着悠远的驼铃声。这不是梦境,这是大理凤阳邑的真实写照。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023年,凤阳邑因其独特的“影视剧+文旅振兴”模式被选为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之一。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网红打卡地,凤阳邑的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剧本,充满了转折与惊喜。

image

走进凤阳邑,你会发现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村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村民们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抛弃传统,反而更加珍视这份遗产。他们通过修复古建、打造沉浸式场景等方式,将古老的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之中。比如,村里的老奶奶们会聚在一起编织草帽,老爷爷则牵着马匹穿梭于街巷之间,重现当年茶马古道上的繁荣景象。

image

除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外,凤阳邑还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如影视拍摄基地、文创企业等。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去有风的地方》这部剧集的取景地——“有风小院”。随着剧情热播,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体验了一把“慢生活”的乐趣。据统计,在电视剧播出后,当地日均游客量从几十人激增至数千甚至上万人,实现了几何级增长。这种变化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乡村的认知。

image

如果说凤阳邑的成功在于抓住了机遇,那么佛堂村则是靠自身努力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作为洱源县凤羽镇江登村委会下属的一个自然村,它曾经是镇里最落后的村落之一。然而,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俗资源,佛堂村确立了“水韵江登·慢享佛堂”的发展主题,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如今,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种满了各种花卉;不同季节里,人们可以在这里赏梨花、摘梨子、观稻田……这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

image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佛堂村鼓励有条件的村民改造自家房屋成为农家乐,并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社区和谐共融。此外,当地政府还与千宿文旅合作,共同打造了一个集文化创意、艺术植入、古村落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其中,“空中稻田剧场”成为了新晋网红景点,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image

当然,旅游扶贫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但正是这些困难促使我们不断创新探索解决方案。例如,在浦东新区对口帮扶下,大理各县根据自身特点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了精准施策。再比如,为了防止洱海受到污染,湾桥镇建立了严格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每一滴污水都不会流入湖中。

image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就业,他们带回了新的理念和技术,为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鲜血液。正如一位返乡创业者所说:“以前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现在才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农村发生的深刻变革。

image

最后,不妨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谈论乡村旅游时,究竟是在追求什么?答案或许很简单——那就是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愁。无论是凤阳邑还是佛堂村,亦或是其他任何一个致力于旅游扶贫的地方,它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家的故事,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正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之一。

image

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角落都有着独特的故事等待被发现;每一位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背后,都是无数日夜辛勤付出的结果。未来,随着更多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相信会有更多像凤阳邑、佛堂村这样的地方涌现出来,成为中国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颗颗璀璨明珠。当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之时,便是我们共同富裕梦想成真之日。

热门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