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如同时光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穿越千年,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理扎染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理扎染的起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感受这份来自远古的艺术之美。

大理扎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那时的扎染技艺已经在白族先民中流传开来。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而到了唐代,扎染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 这一记载不仅证明了扎染技艺在唐代的盛行,也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扎染作品的精美绝伦。

走进大理周城,这个被誉为“民族扎染之乡”的地方,你会被那里的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所吸引。春日午后,阳光洒满院落,白族妇女们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扎花,轻松愉快。院子里摆满了染缸,周围晾晒着各式扎染成品,洱海波纹的方块随风飘动,与大理的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扎染技艺在大理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现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朝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 然而,到了近代,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如此,大理的扎染技艺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段树坤,大理段氏扎染的第十八代传承人,从小就对扎染技艺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999年,他与爱人段银开共同恢复了祖上创建的“璞真扎染坊”,开始了他们的扎染传承之路。面对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挑战,段树坤一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寻求创新。2008年,他们收购了濒临倒闭的原周城民族扎染厂,在保持和继承传统扎染技艺的同时,积极研发新产品。

如今,璞真白族扎染的产品种类已经从原来的三四百种增加到了两千多种,涵盖了服饰、家居用品、旅游纪念品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各个层次人群的需求。这些精美的扎染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广受好评,还远销海外。2015年5月,经云南省文物局备案批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这个集国家级白族扎染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国第一个白族扎染博物馆和独具民族特色的扎染技艺为一体的“扎染非遗博物馆”内,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扎染作品,还可以亲手体验扎染的制作过程。

扎染的秘诀就在于一针一线的纠结缠绕中,一份新奇美丽的图案能够为作品增色不少,更是体现手工艺人几十年编扎功力之所在。一位优秀的手工艺人,往往能掌握几种乃至十几种独家的图案花纹,而扎结的数百种技法更是独具特色,各有千秋。扎染传承千年,它的兴衰荣辱,也印证着时代的变化万千。一些传承人已经放弃,但也有一部分人在负重前行。但无论是放弃还是坚守,每位手艺人回忆里都带着些关于扎染的点滴,或许关于历史,或许关于图案背后的故事,也或许只是些期望……

大理扎染的色彩主要是蓝色和白色,蓝白二色是白族扎染的主色调或者说是基调,一般的图案均为蓝底白花。此外,还有少量其它色彩,如青底白花、黄底白花、绿底白花、红底白花等。图案方面,却丰富得多。常见的图案多为花草植物、鸟兽虫鱼、自然景观以及各种图形。植物纹样如叶子花、菊花、郁金香等;动物类纹样有蝴蝶、蜜蜂、鱼、毛虫、蚯蚓、喜鹊、白鹤、凤凰等;自然景观类有蝴蝶泉、三塔、苍山及日月星辰、山水河流等;其它图形类有三角花、六角花、八角花、菱形、圆形、齿形、凸字形、凹字形,还有八卦图和福、寿等字样。

近年来,随着“扎染热”风潮的到来,大理喜洲周城村扎染逐渐走上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以璞真扎染博物馆为例,村中设立了多个扎染作坊和体验中心,据初步统计已经超过200家。这些扎染作坊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扎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手工艺人的辛勤付出。在大理周城,有许多像张凤良这样的普通白族妇女,她们从小就开始学习扎花,用板蓝根染色,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扎染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着白族人民的生活愿景和对美的追求,更是他们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
扎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现代生活的融入。在大理,扎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扎染带来的乐趣和美好。扎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手工艺人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
大理扎染,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如同一颗永不褪色的明珠,闪耀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它不仅见证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传递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一起走进大理扎染的世界,感受那份来自远古的艺术之美,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大理扎染的故事,就像一首悠扬的歌谣,穿越时空,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扎染技艺将继续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更多美好的记忆。让我们一起期待,大理扎染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永不褪色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