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经济怎么样,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告诉你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在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飞驰!

芜湖,这座位于长江下游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勃勃生机。2024年前三季度,芜湖市的生产总值达到了3769.18亿元,同比增长5.7%,这样的成绩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亮眼。

image

农业生产的丰收为芜湖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了206.88亿元,同比增长3.0%。夏粮早稻产量39.69万吨,增长1.1%;蔬菜产量125.56万吨,增长2.9%;水产品产量12.59万吨,增长4.6%;禽蛋产量7.52万吨,增长6.7%;畜禽产量19.58万吨,增长1.0%。农业的稳步增长,不仅保障了市民的餐桌供应,也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image

工业生产方面,芜湖的表现更是令人振奋。前三季度,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783.30亿元,同比增长7.5%。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芜湖市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9.9个百分点。电气器材、专用设备、计算机和仪器仪表等先进制造业分别增长20.8%、9.5%、18.9%和29.5%,合计增长19.4%,拉动制造业增长4.2个百分点。

image

汽车制造业作为芜湖的支柱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奇瑞集团在2023年创下了“四项历史新高”:年营收3151亿元、同比增长50.4%;汽车年销量188.1万辆、同比增长52.6%;汽车年出口93.7万辆、同比增长101.1%;在J.D.Power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质量报告”中,奇瑞位居自主品牌第一。

image

服务业同样不甘落后,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876.72亿元,同比增长4.1%。与居民消费相关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行业销售收入合计增长24.4%,远超全省平均水平。芜湖市通过举办“徽动消费·生活芜优”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超35亿元,各类活动热力十足,为拉动经济复苏贡献了内生动力。

image

芜湖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也是一大亮点。2023年,芜湖市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增长39.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占GDP比重达3.76%,跃居长三角第6位。芜湖市始终坚持走“产业+科创”之路,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培育创新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引育创新人才,全力打造安徽创新中心和“创业芜优”之城。

image

对外开放方面,芜湖的表现同样出色。2023年,芜湖市进出口总额达1274.8亿元,同比增长40.6%,其中出口额达1034.8亿元,同比增长63.7%,增幅均居全省第一。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41.8万标箱,同比增长13.4%,占全省比重达57.5%,连续8年占据全省半壁江山。芜宣机场成为全省首个客流超百万、货邮超2万吨的支线机场,今年有望开通3条以上国际货运航线。

image

市场主体的活力也在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底,芜湖市涉税市场主体22.5万户,较2022年底净增长13.1%,疫情三年后首次恢复两位数增长。新办市场主体成立当年即领用发票占比81.5%,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image

芜湖市的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2023年,芜湖市规模工业企业营收7272.5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居全省第一;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8.9亿元,同比增长24.7%,总量居全省第二,增速居全省第四。

消费需求的加速释放,为芜湖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2023年,芜湖市与居民消费相关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行业销售收入合计增长24.4%,远超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规模服务业企业营收1105.5亿元,同比增长15.4%,总量居全省第二,增速居全省第四。

芜湖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2023年,芜湖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6%,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

展望未来,芜湖市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深入推进“产业+科创”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芜湖,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芜湖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前来投资兴业。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芜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芜湖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热门文章

随便看看